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網站公布了第一季度餐飲食品抽驗結果,蟹田有機大米其中一項結果為44.4%的大米及米制品抽檢產品發現鎘超標。廣州市食藥監局共抽檢18個批次,有8個不合格批次。對于廣州具體哪些餐飲單位的大米鎘超標不合格,被檢出鎘超標大米都是哪些品牌,廣州食藥監局負責人表示,只公布數據,暫不便公布具體名單。眾所周知,“鎘大米”對人體有著嚴重傷害,只不過鎘超標大米要在體內累積到一定程度才體現出來。對于公眾來說,現在最迫切需要知道的無疑是哪些品牌的大米鎘超標,以降低食用到“鎘大米”的風險??墒?,廣州食藥監局卻對此表示“不便公布”。不禁要問:為什么不公布?憑什么不公布?如果只公布數據不公布品牌,那這樣的抽檢又有什么意義?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及公眾的知情權,究竟被“不便公布”的政府部門擺在了怎樣的位置?